在有色金屬領域,稀土金屬、永磁材料等領域過程控制參數和產品檢測溯源能力新增69項;在綠色食品領域,引領富硒、油茶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參與標準制修訂36項;在生物醫藥領域,運用檢驗檢測技術破獲非法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35起……
近年來,贛州市綜合檢驗檢測院(以下簡稱贛州市綜檢院)深入實施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以及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以國家富硒與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藥品抽檢承檢機構等平臺為抓手,聚焦質量強鏈、標準穩鏈、服務優鏈等行動,充分發揮計量檢定、校準、檢驗檢測優勢,為全市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贛州市被譽為“世界鎢都”和“稀土王國”,稀土產業已逐步形成了從原礦開采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
計量溯源難以實現,曾經是制約稀土永磁企業發展的一道坎。“計量溯源在保障測量結果準確性、加強國際互認與貿易公正、提升產品質量及優化生產工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贛州市綜檢院負責人介紹道,在走訪調研50余家稀土企業,深入了解產業需求后,他們以推動產業發展為己任,將提升稀土產業計量溯源能力作為建設關鍵。
贛州市綜檢院不斷優化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平臺建設,加強與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測試理念和設備;建設全省唯一的稀土磁材測試溯源實驗室,提供一流的硬件保障;組建磁材方向創新研究團隊,厚植科技研究軟實力,成功助力贛州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友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性技術難題。
目前,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已經開發產業專用測量、測試裝備,覆蓋鎢與稀土產業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全溯源鏈,建設了產業相關的溯源能力127項,新增了CNAS認證檢測參數52項,省級CMA認證231項。
“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規范,我們在產品交易過程中不時面臨難以得到客戶認可的挑戰。”贛州稀土友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標準體系如何完善?贛州市綜檢院主動作為,依托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圍繞稀土企業普遍性和關鍵共性測量難題,全面梳理稀土材料產業鏈上下游對精準測量的需求,重點攻關稀土磁性材料產業中保障磁材產品一致性與穩定性的測量技術。
制定了《稀土永磁測量線圈校準規范》《稀土永磁電阻率參考樣品校準規范》《稀土永磁磁偶極矩參考樣品校準規范》3項省級地方規范,實現了贛州市制修訂省級地方校準規范零的突破,為稀土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而在興國縣埠頭鄉桃仙蔬菜基地,春節前后,這里的富硒蘆筍俏銷市場,賣出了好價錢。
“我們的蘆筍通過了富硒、有機認證,很受歡迎。”興國拓誠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這得益于贛州市綜檢院的國家富硒與油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江西)提供的技術指導,幫我們制定了《設施蘆筍富硒營養強化技術規程》,通過標準的建立使經濟效益增長了10%。”
“標準是提升產業鏈韌性的紐帶和催化劑。”贛州市綜檢院負責人說,通過一系列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不僅解決了企業的技術瓶頸,更重要的是,構建了一個以標準鏈賦能產業鏈的新模式,為贛州市乃至全國的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本以為要來回跑,沒想到通過贛州市綜檢院提供的在線服務平臺,就完成了檢驗申請的填寫與樣品郵寄委托,實現了一趟不用跑,檢驗報告寄到家。”信豐農夫山泉果業有限公司葉女士在收到電子版檢驗報告后激動地說。
為做實做細做優服務,以良好營商環境助力產業鏈發展壯大,贛州市綜檢院全面對標學習深圳,堅持靠前服務,將業務大廳從院內搬到院外,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新性引入網上填單、郵寄送樣及報告等舉措,減少企業群眾往返次數,實現高效辦成事;成立業務發展專項工作組,推行“一站式”精準對接服務,深入企業精準施策;積極落實收費優惠減免政策,2024年累計2315家企業享受優惠服務,優惠減免費用1427.48萬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來源:江西日報